总结实习报告

时间:2025-03-29 05:11:42
精选总结实习报告模板汇总10篇

精选总结实习报告模板汇总10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总结实习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总结实习报告 篇1

1 实习单位、时间及地点

2 实习内容

2.1 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

为我们之后走向社会,胜任本专业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对于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再一次学习关于单片机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运用单片机,熟悉编程工作,最终设计出令自己满意的程序,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工作。

2.2 实习过程 熟悉单片机知识阶段:

由于长时间未温习单片机的知识,有点生疏,所有实习第一周主要以温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为主,对以前所学知识有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 1. 单片机的概述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2. 51单片机的介绍

目前51单片机的种类很多,其中51系列单片机应用最广,而51系列单片机有多种型号的产品,如普通型(51子系列)和增强型(52子系列)。他们的结构、引脚和封装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应在存储器的配置上。51系列单片机内包含以下几个部件:一个8位CPU,4kb程序存储器(ROM) ,128b的数据存储器

(RAM) ,32条I/O口线 ,大部分为单字节指令,21个专用寄存器 ,2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逻辑操作位寻址功能,双列直插40PinDIP封装,单一+5V电源供电,以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名机”,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功能如下:

3.51单片机的引脚:

51单片机共有4个8位并行I/O 端口,共32个引脚。

(1)P0 口——8 位双向 I/O 口。在不并行扩展外存储器(包括并行扩展 I/O 口)时,P0口可用作双向 I/O 口在并行扩展外存储器(包括并行扩展 I/O 口)时, P0 口可用于分时 传送低。位地址(地址总线)和8位数据信号(数据总线)。P0口能驱动 8个LSTTL门。

P0口作为一般I/O口使用时应注意两点:

a.作为输出口时,由于输出级为漏极开路电路,若要驱动NMOS或其他拉电流负载时,引脚上应外接上拉电阻。

b.作为输入口时,如果下拉场效应管导通,则会将输入的高电平拉为低电平造成误读,所以在进行输入操作前,应先向端口输出锁存器写如“1” 。

(2) P1 口——8位准双向 I/O 口(“准双向”是指该口内部有固定的上拉电阻)。 P1 口能驱动为4个 LSTTL 门。

(3) P2 口——8 位准双向 I/O口。在不并行扩展外存储器(包括并行扩展 I/O 口)时,P2口可用作双向 I/O口。在并行扩展外存储器(包括并行扩展 I/O口)时, P2 口可用于传送高 8 位地址(属地址总线)。P2口能驱动4个LSTTL门。在结构上,P2 口比 P1 口多一个输出控制部分。

总结实习报告 篇2

本学期的开学伊始,第一周就是金工实习。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都感到异常兴奋,因为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半载有余了,整天都是理论学习,这次最终可能亲自实践下了,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我明白,金工实习并不是给我们放松的,而是一次比理论学习更为重要、更为辛苦的学习实践。

金工实习又叫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选修课,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本事有很大的意义,并且能够使我们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但像我们这类大学生,刚刚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动手实践本事比较薄弱,基于此,金工实习这门学科应运而生。在这短短的一周内,我学到许多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欢乐,因为我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技工的基本操作,并且提高了动手本事。

本次实习时间仅有短短的一周,然而训练的任务不少,有钳工,机加工和热加工三类。这对我们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异常宝贵。我们不是真正来学习手艺的,一是获得机械制造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二来是体验工人生活及锻炼动手本事,即接触真正的生产实际,这两点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根本理念。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资源向产品或零件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将很多设备、材料、人力和加工过程等有序结合的一个大的生产系统。一个星期的时间不可能使我们完全掌握这门技术。可是重要的是我们在金工实习锻炼中得到本事和经验!对于一名在校大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显得尤其重要,而实习就直接供给了这个桥梁,它让我们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加以运用,同时也让我们学习到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然而都懂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向不以为然,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就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本事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仅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本事,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1)钳工

第一天,我们都早早地来到金工实习基地,等待教师的安排,还没开始前,教师搬出个很大的电视机,放了大概一个小时的录像,原先是介绍下金工实习的一些要点,包括设备的一些介绍和安全准则 ……此处隐藏14174个字……烘烤暴晒。板手不得有油污,乙炔瓶周围不许有火星,与氧气瓶要隔一定的距离放置。实习完要清理好场地及设备工具。

在这一周时间里我们有序地进行实践操作,焊出了不少较好的作品,虽然在这一周中太阳很大,天气很热,我们在工作时很热,并且我的皮肤被电焊光照得发红,但我们都沉浸在学习中,被焊接技术吸引着,也就不在意这难熬的日子了,何况老师也在这样火热的日子里耐心地教导我们,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在此我再次感谢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是你们燃起了我们对知识的热情与渴望。

通过金工实习我们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金工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金工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地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同时也学到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老师会一次又一次地给同学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学真正清楚。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男同学帮助女同学、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既学会了如何操作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金工实习使我们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由于车间的同学较多同时又有各种油的挥发,使车间的空气较差,希望能加大车间的通风能力以保障同学和老师们的身体健康。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此次金工实习机会,使我们具有实战本领,同时也感谢辛勤奉献在金工事业的老师们,是你们手把手的教导,让我们拥有了金工方面的知识,使我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你们用辛勤的汗水滋润我们的梦想,让我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谢谢你们,我尊爱的老师!

总结实习报告 篇10

为了丰富广大研究生同学的业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和场所,同时也是为了发扬我们的国球精神,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研究生会文体部于x月x日在校体育馆举办了冬季乒乓球比赛。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由22名考古专业03级本科生和9名0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由考古系白彬和于孟洲带队,前往成都金沙遗址蓝光工地,进行了为期x天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1月6日下午,金沙遗址考古实习汇报会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马继刚、副处长廖沐川,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霍巍、副书记鲍成志,考古系主任李永宪,考古系资深教授张勋燎、宋治民等60余人出席了汇报会。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西二环路与西三环路之间,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1′,东经104°。该遗址发现于XX年,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继广汉三星堆之后四川省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5年来,为配合基本建设,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金沙遗址20多个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已超过15万平方米,发现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区、大型墓地等,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太阳神鸟金饰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初步研究表明,这里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又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当公元前1200—前850年)古蜀王国都邑之所在。

此次四川大学考古发掘实习所在的蓝光工地,位于金沙遗址中部摸底河南岸一级台地上,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与金沙遗址黄河地点仅一墙之隔,为金沙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大实习发掘区位于蓝光工地的东南部,共布设5×5 ㎡探方55个, 10×10 ㎡探方12个。

实习队队长白彬副教授从实习的基本情况,教学大纲内容的执行情况,业务考核标准的执行情况,考古工地、文物库房及学生、民工的管理情况,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情况,发掘的主要收获等六个方面总结和汇报了此次考古发掘实习的情况。他指出,3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实习,不仅锻炼了实习队伍,圆满完成了考古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三轮探方共完成发掘面积2575 ㎡,清理灰坑354个、灰沟70条、墓葬66座、窑4座、房址2座、井1口;遗址堆积可分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四个大的时段,这为深入认识金沙遗址面貌提供了坚实的地层学证据,尤其是唐宋时期地层的辨析和确认,在成都地区乃至整个四川地区都是不多见的;发现和复原了近百件完整器物,为金沙遗址的细致分期,并探讨金沙遗址的发展、变迁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灰坑、灰沟、墓葬、窑、房址等一大批遗迹的发现和清理,为研究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性质及金沙遗址的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资料;采集和浮选、筛选出较多的炭样和植物、动物标本,有助于金沙遗址古环境的复原研究;对采集人骨标本的13C测定,可以反映金沙遗址居民的食谱,有助于了解成都平原古代先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参加实习的本科生代表胡松鹤、谢莉亚,研究生代表杨佩玲先后发言,各自汇报了在发掘实习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此次考古实习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认为此次实习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操作规范、管理有序、训练完整、提取信息量大,在积极推进考古实习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是我校本科教学迎评创优工作的一个亮点和闪光点。希望考古系师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川大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西南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

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是9月19日抵达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9月20日-11月30日为野外发掘阶段,实习学生先后完成实习方、考核方、基建方三轮探方的发掘。11月26-27日,四川大学和成都博物院联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考核。12月1日-29日为室内整理阶段,完成陶瓷片和小件标本的清洗,陶瓷器的拼对、粘接和修复,陶、瓷片的标号(写字),陶质、陶色、纹饰和瓷器之胎、釉的统计,拣选标本,绘图,制作器物卡片,排版,拓片,文物摄影,器物排队,筛选、浮选等。12月22日-24日,实习师生分赴邛崃下霸石器地点,平乐冶铁遗址,临邛大渔村果园山庄窑址,临邛西江村尖山子、罗山墩窑址,固驿瓦窑山窑址,火井镇盐井溪,油榨乡唐城遗址、火井遗址等9个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

发掘和整理期间,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朱章义副研究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李明斌副研究员先后为实习师生作了题为《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考古发掘出土人骨材料的处理》、《成都平原史前古城调查方法》的学术报告。

发掘、整理和调查期间,实习师生观看大型歌舞剧《金沙》,先后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及正在发掘中的龙兴寺遗址、邛崃十方堂1号窑址和平乐秦汉驿道、平乐古镇、文君井等。

成都博物院对此次发掘实习和考古调查的顺利进行,给予了慷慨和无私的帮助。12月2日,孙卫国副校长在教务处、学工部以及历史文化学院领导陪同下,到工地看望和慰问实习师生。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亦对此次实习极为关注。考古专业04级、05级,历史学基地班03级,考古学05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旅游学院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先后来工地参观。我校考古系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师生先后来工地视察和指导工作。

《精选总结实习报告模板汇总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